总有这样一群青年,用勤勉作舟,以恒心为楫,在求知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将理想熔铸成照亮前路的星火,从实验室彻夜不灭的灯光到志愿服务的温暖现场,这群新时代的星辰正在用多维度的精彩展示他们的青春,请跟随学工君的视角,聆听来自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他们的奋斗故事吧。
姜城:
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获奖经历:
专业一等奖学金
优秀三好学生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一等奖
2023年“西门子杯”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
2024年“西门子杯”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
2023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
海南省三等奖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海南省三等奖
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二等奖
海南师范大学铜奖志愿者
专注学业,提升自我。他对学习始终保持高度专注和热情,深知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力求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这种努力使他在大一和大二的学年中连续两年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在大二学年,他综合测评排名专业第一,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二,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荣获“优秀三好学生”。同时还坚持提升各项能力,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海南省三等奖,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校二等奖。
挑灯砺剑,聚力突围。他在备战第十八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西门子杯”比赛时临近期末课程压力很大,在那段时期的校园生活经常是双线程的,在白天要学习专业课程,准备考试;在晚上又要和队友一起完善模型的算法和仿真,挑灯到凌晨已是常态,就是在这样的日子中度过了5月到7月。通过他与小组成员的鼎力合鸣,最终他们的作品层层突围取得了华南二赛区特等奖。在暑期他参加了“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作为队长的他从题目选择、方案论证、代码实现、论文撰写等方面积极准备了四天三夜,甚至熬到了凌晨四点还在调试代码,最终获得省级三等奖。
扎根校园,服务群体。他是个集体荣誉感极强的人,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中都经常有他的身影,他十分享受和班集体一起相处、共同奋斗的过程,与班级一起取得成绩。他作为海南师范大学爱心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多次参与校内各项后勤活动,编写筹办公益义卖活动和志愿者嘉年华活动的策划案。他同舍友一起拍摄剪辑完成视频,线上发布的方式宣传海南特色食物、景点,让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海南、认识海南、爱上海南。在这些活动之中他积累了超145小时的志愿时长,这些经历使他爱上这片校园,也使他获评2023年度海南师范大学铜奖志愿者。
他说:“当你说'我本可以'时,记得此刻写下这句话的你,正把未来的可能性悄悄折叠进信纸。保持探索的勇气,但不必向任何人证明。正在写这些字的我,或许正淋着和你不同的雨。但我知道,当我们隔着岁月对视时,会为彼此始终未熄灭的火苗会心一笑。”
王雨蒙:
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获奖经历:
专业一等奖学金
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三好学生”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
及人工智能大赛国赛二等奖
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赛
海南省一等奖
2024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
创业计划省银奖
2024年电子商务“三创赛”校一等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立项
海南师范大学银奖志愿者
深耕专业,敢于突破。对于学习,她始终满怀热忱、全神贯注,积极向老师请教,力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终大一、大二连续两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获评“校优秀三好学生”。不仅如此,她还踊跃投身课外实践,在创新创业领域积极探索,参与的“观珊海-连续激光雷达海洋珊瑚检测系统”利用激光雷达检测保护珊瑚同时开辟观光旅游业,获2024年电子商务“三创赛”校一等奖。此外,她聚焦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将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融入其中,构建稳定的技术架构,搭建“绿牧-数字化牧场平台”,有力推动畜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发展,该项目最终获铜奖,获校级立项。
合作探索,屡创佳绩。在比赛上,她不断精进自身,秉持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勤于耕耘、不断反思和进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比赛期间她面临着学业与比赛的时间冲突,在白天她要专注学业、准备考试,晚上和队友在实验室讨论完善机器人到凌晨,就这样度过紧张的期末月,最终荣获国赛二等奖。同时她还利用暑假的时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计大赛。作为队长的她带领小组成员从题目选择、方案论证、实物制作、报告撰写四个方面积极备赛,最终获得全省一等奖。她还利用的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帮助“管道鹰眼--地下管道安全检测预警修复机器人”项目取得2024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河南省银奖的优异成绩。
践行责任,服务社会。作为学习委员,她尽职尽责投身班级事务,秉持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的宗旨,积极主动地与授课教师协调沟通,辅助老师推进各项教学计划。在社会实践方面,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海南师范大学海龟保护协会核心志愿者,参与海龟保护协会推文撰写,为海洋生物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平均每学期献血一次,现已累计献血超1000毫升,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进入大学后,她的志愿时长累计超220小时,获评2023年度海南师范大学银奖志愿者。
她说:“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年轻是暂时的,新鲜感是暂时的,他者的欣赏和喜欢亦是暂时。唯有实打实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个人气质、自信和心里的底气才是永恒的。不在暂时性的东西上过多停留,而永久一心坚定执着地追逐永恒的东西,才能以坚定的步伐去体验一个更大的世界。
祝大家生活在阳光里,生活在互相托举的关系中,平安顺遂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乐宏璋:
男,汉族,中共党员,2021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获奖经历: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级优秀奖
全国青年创新翻译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校金奖一项银奖两项
“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
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校级二等奖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
务学悟真,砥志研思。在学习的征途中,他始终秉持着一份静心与专一,这份心境如同明镜止水让他在物理的海洋中深潜探索,脚踏实地方能步步为营。那些翻到卷页的书籍与泛黄的笔记都见证了他与物理之间不解的“量子纠缠”。就是这样积极进取的心态使他连续两学年学业成绩专业第一同时在大三学年的综测之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英语参加比赛,荣获全国青年创新翻译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
科研创新,学以致用。他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科研创新之中,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他说:“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要查阅大量文献丰富自己的见识,还要解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与团队成员携手并肩、反复试验、调整方案,最终克服了所有难题,并荣获了国家级优秀奖。
螺丝韧劲,聚力同心。他也始终秉持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认真完成学生工作,连续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一职坚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像螺丝钉一样嵌入班级生活之中,承担起师生之间的联络桥梁角色,为班级的学习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在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担任志愿引导员,在细致入微地协助患者完成挂号就医流程中累计了超过五十小时的志愿服务。
他说:少年游 风雨兼程过山丘。上层楼 相见繁华锦绣。愿心中宇宙 相容纷繁气候
刘鲁鑫彧:
女,汉族,共青团员,2022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获奖经历:
专业一等奖学金
光电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
东南赛区一等奖
2024年挑战杯国赛铜奖
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
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国赛二等奖iCAN大赛华南赛区二等奖
省级立项一项
校级立项一项
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静耕深耘,博闻笃行。她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在大二学年成功跻身综测成绩专业第一,获得“校优秀三好学生”的称号。同时进行大量文献的阅读,不断增强专业知识体系,在大二学年她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了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校级立项一项,并且参与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立项一项,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创新创慧,申报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千帆竞发,永竞者胜。她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在课上他力争上游,不仅在大二学年她的学业平均成绩分位列专业第一而且获得了“校优秀三好学生”称号。在课下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她与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从东南赛区杀入国赛获得了东南赛区一等奖以及国赛二等奖。第在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中她作为队长与组员不断优化、打磨、完善项目最终荣获省赛银奖。
践行责任,服务社会。在学生工作方面她加入学院团委组织部并于大二时留任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并成功组织举办了两次学院团日活动,使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追求思想进步,并荣获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以及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校内,毕业晚会、迎新、光盘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在校外,她积极参加文明祭祀、暑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将小我融入大我,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她积累了230+小时的志愿时长并获评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