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总是熠熠生辉,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即日起,“海师微学工”微信公众号特别制作《国奖人物》专栏,通过展现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风貌,激励学子们锚定逐梦航向,扬起青春之帆。
榜样引领,励志笃行。本期让我们走近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子扬、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王凯越、旅游学院唐瑞亿,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悟榜样力量,寻找前行方向。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感悟教育的真谛,他积极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多次荣获学院、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其中包括海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教师技能大赛校级团体第二名、第十三届教师技能大赛校级团体第二名,并在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突出重围,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取得了他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佳成绩。在第十三届“华文杯”高校思政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中,他精心准备、认真钻研,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回顾这些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每一次的竞赛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每一次的成长都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勤奋探索,突破自我。在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各项创新创业竞赛和文体实践活动中,他不惧困难、顽强奋斗,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一系列成果。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他参与《三味文旅,两翼共振——海南橘红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项目,并荣获海南省第十四届电子商务“三创赛”二等奖、海南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电子商务“三创赛”一等奖;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主持《小小柑橘树,飘香振兴路——“五融一体,两翼共振”助力石门乡村振兴新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并获海南师范大学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在乡村振兴实践调研过程中,以“海南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基层治理智慧化”为调研主题,他和团队成员前往海南省文昌水北村、凤会村、定安大山村等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与当地支部书记、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剖析基层治理智慧化存在的问题和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他所撰写的论文《海南自由贸易港基层治理智慧化建设研究——以海南省文昌市凤会村为例》获评调研报告校级二等奖,并获评校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青春力行,情暖社会。每逢寒暑假,他积极响应“返家乡”行动号召,担任由共青团醴陵市委承办的“七彩假期”和“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为社区儿童带去关爱和温暖,社会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500小时,多次获评该项目“五星志愿者”称号,获评2023年度醴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称号,并在湖南省2023年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中获得省级“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在志愿服务期间,他满怀真意,履践笃行,以丰富的形式展开课堂。志愿活动经历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活力,也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价值所在。在此过程中,他找到了一种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归属感,一种服务社会的成就感,未来他将继续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积极进取,脚踏实地。他以扎实的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他深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大二学年大类分流时,他怀揣着对地理学的热爱,以高考录取专业总排名第一,636人大类排名第一的成绩坚定的选择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他连续三年综合测评成绩满分,连续三年平均学分绩点专业排名第一,所学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均在90分及以上,前六学期每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均在4.0及以上,在大四学年,推免至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历,立志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索创新,坚韧不拔。他深知,学科竞赛不仅是检验自身学术水平的试金石,更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锻炼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他曾在竞赛团队培训的时候和队友说:“我不知道将要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他曾在2024易智瑞GIS开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等竞赛奖项。同时,他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红树植物分带现象与主要环境因子空间分异耦合分析——以清澜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并顺利结项。与此同时,他还连续三年获得优秀三好学生、校十佳创新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累计获荣誉奖项11项。
扎根乡土,服务社会。“拳拳热血,反哺大地”。他曾作为一名乡村支教志愿者,走进海南省定安县雷鸣初级中学,开展乡镇初中支教与调研活动。对他来说,下乡支教不仅是带去知识,更是自身不断学习与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乡镇中学学生地理知识薄弱,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了支教的一大难题。通过与团队成员不断讨论,他们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程中,通过手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带领学生们感受地图背后蕴含的地理信息。
在经历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的教学实践后,他带领团队完成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视域下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乡镇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省定安县雷鸣中学为例》。该调研报告入选2023年全国共120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为海南省唯一入选的调研报告。
成绩优异,不断进步。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前6学期平均学分绩点4.13,必修课学分绩点4.32,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连续三年获校优秀三好学生荣誉,在2023年度被评为校十佳学习标兵。分别以576分、501分通过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试,能够熟练阅读英文论文。通过自学,她考取了(WPS Office和 Python)两项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熟练掌握SPSS、ROST CM6、AMOS、ARCGIS和EndNote等软件的操作。通过大学前三年的刻苦学习,她已拿到学院的推免资格。暑假期间,她参加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云南大学的夏令营,均获得优秀营员;预推免期间,通过面试考核,顺利拿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秀营员。
学以致用,创新进取。2022年9月,她主动参与到了李锋教授主持的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原住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向——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她负责实地发放问卷、录入数据、分析预调研数据和制作调研预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段经历让她积累了田野调查的经验,掌握了设计问卷和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的技能。除了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她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22年9月,她作为队长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海口市夜文化与夜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成功立项,目前该项目已经结项。
竞创融合,勇攀高峰。竞赛方面,她获得了两项国家级奖项、三项省级奖项和七项校级奖项。在第十三届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分别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华南赛区一等奖;在首届全国旅游院校旅游产品策划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优秀奖,在五指红杯首届国际(海南)旅游视频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在2023年“挑战杯”海南省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荣获省级三等奖。这些奖项都充分证实了她的项目策划和文本撰写能力。实践方面,在张昊老师的带领下,她参与了2023年度海南省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检查评估。此外,她还担任过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志愿者,连续两年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