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人物|杨语晨 扬起自信帆,晨光初照国奖路

时间:2025-03-14浏览:10

“崇德,尚学,求是,创新”校训,是海南师范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海师人奋斗的精神动力。“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独木成林、爱满天涯”的“榕树精神”,是海南师范大学精神的形象概括和真实写照。在奋斗路上,海师学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一起见证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

杨语晨,女,化学与化工学院2022级化学师范专业地化生7班。

个人经历:

●2022-2023学年学习成绩专业第一

●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二

●曾担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团委创新创业服务部干事,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

源于对化学的热爱和一个想要成为老师的梦想,杨语晨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选择了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

杨语晨喜欢挑战自己,当初选择化学专业就是因为喜欢化学实验的变化性与挑战性。她说:“知道反应原理不代表能做出实验,化学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要实践,做实验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每次实验都是对自己的挑战。”

 她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就遇上疫情,在家感觉非常迷茫,不知道前方路在何处,于是决定先把重心全部放在学习上。即使没人监督,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杨语晨发现,大学学习和高中完全不一样,高中学习有老师督促,大学学习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老师领进门,学习靠个人”。大学一节课讲授的知识点很多,学习起来有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她开始提升自己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知识体系庞大且不容易理解,杨语晨会做思维导图串一遍知识点,加强理解记忆,再通过做题消化每个知识点,从而学深学透。

杨语晨对自己英语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且很早就开始规划,高考后暑假空闲时间很多,她觉得听力对当时的她来说有些困难,就开始为自己的四级提前准备。

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杨语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走过许多弯路。开始一段时间背单词非常死板,一词多义会把词意、例句全部背一遍,非常低效。后来,她改变学习方向,选择主要记忆重点词汇,模糊单词含义,只了解大概意思。这样就极大减轻记忆负担,还能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把单词融入语境里记忆,一边记单词,顺带着看看几篇阅读,看阅读会使自己更加了解单词的使用方法。在遇到阅读和写作这样的重难点专题时,她利用网络获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勤加练习,让自己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曾经的杨语晨觉得听力对自己来说有些困难,于是她从高考完的暑假开始,几乎每天都会做精听练习,一句听反复听,直到写出为止,实在写不出来,就翻看答案,仔细琢磨。精听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且初期没有任何正反馈,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的句子,有时候听几十遍都听不明白,也让她感觉有些懊恼,但当某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感觉看见了自己那无数次咬牙坚持意义。

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杨语晨大一报名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回想起自己起初也是一个懵懂无知的“新人”,用英语进行输出表达的时候声线发抖。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正视了自我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杨语晨决定从头开始,学习音标,把每个词读得更清楚,然后学习连读等发音技巧。她利用课余时间在空教室,先听着地道发音模仿练习再拍进行拍视频回看,听自己的发音、语态等等,两者相比较,反复对比练习调整,还会请教自己的英语老师进行点评,再根据老师建议改进练习。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而且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学会如何在演讲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她认为,重要的是在准备和参与比赛中学到的东西,而非取得名次。杨语晨耐得住寂寞,方守到花开,获得了英语四级645分的好成绩。

即使考四级的时候碰上期末周,她也统筹安排级考与期末考,不会因为期末考试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而让四级考试擦边过,考完四六级之后继续坚持英语学习,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用英语与外国人流利交流。

 她认为,学习不要一味追求“好方法”。大家总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有没有捷径?曾经的她也是如此,不停的寻找方法让她感到疲惫。后来杨语晨发现,大多数好方法恰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捷径就是“这世上从没有捷径可言”,我们更需要一种笃定的信念,沉住气,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杨语晨终于在探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道路。

杨语晨在大一选择勇敢尝试,在兼顾学习的同时,加入了化院学生会双创部、进入实验室、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互联网+”比赛......在不断尝试后找到自己的前进的大方向。

向着自己的目标大步前行,杨语晨做了哪些努力呢?

将任务细化,养成不拖延的好习惯。提前列出自己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避免自己产生“以后还有时间再做”的想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拖延的问题。在确保内容可完成后,严格按照条例执行。

养成早起高效学习的习惯。从大一开始,杨语晨就已经养成不睡懒觉的习惯,抓紧时间高效学习。她说:“我是‘百灵鸟’型,早上我会感到更有活力,所以喜欢早上学习或者做比较困难的任务。”

保持积极心态——长远视角看困难。这也是杨语晨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的法宝。杨语晨参加化院学生会双创部,平时周末活动需要出后勤协调工作,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时要一个人负责整个活动,包括通知、审批材料、比赛现场布置、人员安排、彩排······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上平时学习和科研任务,她有时候会感到疲惫,偶尔学习压力和科研中的失误,也可能让她难过。当杨语晨遇到自己状态不佳时,会拉长视角,不再把自己拘泥于一次挫折。在她看来,每一次挑战都会使自己成长,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拒绝短视,把挑战、挫折看作对自己的磨砺。

面对考试心态平稳。高绩点不止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考试前、考试时的心态也极其重要。努力了一学期,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会有些紧张焦虑。杨语晨认为,考前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如果太执着追求某个名次,可能反而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放平心态,“不要想我要考怎么怎么样,而是在考前整理好知识框架,考试时,平稳的把自己学到的写在试卷上,做到这些,无愧于自己其实一个好成绩就水到渠成。”

 在学习、科研、学生会工作之余,在大一暑假杨语晨还参加了“三下乡”志愿活动,与团队一起前往保亭县响水村,以趣味性课堂的形式教当地小朋友音乐。本着教学相长、提升自己师范专业能力的想法,她选择加入志愿活动并努力提升自我。

杨语晨由此开始尝试担任主讲教师及助教,参与备课和维持课堂秩序。在她看来,主讲教师和助教都是课堂上缺一不可的角色,主讲教师主要在课下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和给小朋友讲课;助教要更细致的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反应,给予他们帮助,让小朋友们可以更好的跟随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融入课堂学习。

杨语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上音乐课时的情景:第一次面对十几个陌生的小朋友,杨语晨紧张的手心出汗,气氛也有些尴尬。但是随着教学的推进,在教歌曲和玩小游戏互动之后,小朋友们的积极反馈和鼓励让杨语晨逐渐放松下来,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与小朋友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教学过程也并不是无往不利,偶尔也有小朋友积极性不高,不参与课堂,这个时候身为助教的杨语晨会悄悄走过去跟小朋友做更加细致的讲解。

她发现:不能看到一个小朋友课堂不心思不在课堂上,就去指责他,而是要第一时间去看他是否跟上课堂进度,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讲课方式有问题,要及时沟通。杨语晨庆幸自己成功迈出作为师范生的第一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现在的努力,每分每秒都算数。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杨语晨初心如磐,奔向属于她的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