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人物 |严茜:保持热爱,坚定理想,在征途中采撷春华秋实!

时间:2025-03-05浏览:13

做个有思想的人,抓住时间,守望星辰大海,做个有准备的人,披荆斩棘,硕果累累,做个有目标的人,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今天,让我们走进国奖人物严茜 , 感受奋斗的力量,体悟青春的风采。

严茜,女,中共党员,历史文化学院19级历史2班学生,曾是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曾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员”,历史文化学院“十佳学习标兵”等称号。

◆2020-2022年连续两年校级一等奖学金、2022年获国家奖学金

◆2022年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

◆2020-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员”

◆2021年获得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组)校级三等奖

◆2021年获得教师技能大赛院级三等奖

◆2020年获得海南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称号

◆2022年获得校“金奖志愿者”称号

三年前,这个满腔热血的福建女生,怀揣着一个教师梦,来到美丽的海南岛,开始了她的逐梦故事。

在父母眼里,严茜是个令人骄傲的女儿。从小到大,她基本都遵循着父母的意愿,走他们所规划的道路。而高考填报志愿却是她第一次没有按父母的要求做,这次她想走一条“叛逆”的路。她说“比起他们所设计的人生规划,我更希望遵循梦想的指引,将来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

而严茜的父母并非反对她将来选择成为一名老师,他们所反对的是严茜想要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在他们眼里只有语数英老师才最有出息,而历史在他们眼里是副科,而且他们并不看好历史老师的就业前景。”

在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严茜也曾陷入迷茫,她思考,自己选择历史究竟是因为什么?自己真的能够在历史这条道路上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吗?在反复质问、自我斗争中,严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确定学历史并不是因为我高考历史多么高分历史学的多么好,而是因为我想更进一步,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过去,历史的长河包含了许许多多文明的兴衰,我们可以在前人来时的路中总结经验,寻找我们未来的路,这是我所感兴趣的。”此外,严茜还提到自己的中学历史老师,这位中学老师身上的幽默风趣的气质令她着迷,她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一位站在讲台能在侃侃而谈并深受学生喜爱的历史老师。

如果说,报志愿时选择成为历史老师只算是梦想的萌芽。那么,在大学的学习锻炼中,这颗种子逐渐成长,并渴望成为参天大树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严茜坦言道“刚入大学时,对于将来会成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也有过犹豫和徘徊,所以我积极参加一些支教活动还有各种师范比赛,一方面积累经验,一方面也是看看自己到底愿不愿意继续朝这条路走下去 。”事实证明,她愿意,她愿意一直走下去。“我很喜欢小朋友们来问我历史问题,我也很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们,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心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价值所在。 ”

热爱是梦想成为现实的第一步。她与海师因梦想结缘,也是在海师学习的这三年里让她愈发坚定要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严茜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充实武装自己,一个是专业知识储量,另一个是师范生基本技能。在专业知识方面,除了努力学习课堂专业知识以外,她还从一些论文期刊和讲座活动了解对应学科的学术动态。在师范生技能方面,她则通过学校安排的微格教学、见习实习一系列课程和教师技能大赛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她珍惜每一次上台讲课的机会,在成为教师的道路上她总是不断的反思、提升自己。

在严茜实习期间,由于任课老师出差,她给五六个班的同学上了同一节课,同样的内容上了五六遍,枯燥在所难免,然而严茜却这样看待“每上完一个班我都会反思这次不足在哪?语言表述是不是可以更明确?哪一部分还可以再拓展?当我对课堂内容完全掌握以后,我发现自己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而不是自顾自地讲,所以我适当放慢节奏,把心从ppt转移到学生身上,尽量让他们都能消化吸收。”

她总是如此,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反复的给自己提出疑问,每一次的反思都是为自己下一次成长抛出的橄榄枝。

说起特别的备课经历,严茜的回答是实习期间的公开课。这是师范生必经的一次大考验。面对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们,即使是已经有了数次讲课经历的严茜,在此刻,仍倍感压力。

从准备到练习再到最后成功的展示,严茜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只为最后的公开课上的万无一失。在准备这次公开课过程中,严茜首先根据教学进度确定了公开课上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百家争鸣》。只是,上课不难,但想上好一堂课则需花心思,花费大心思。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能够更加精彩,严茜先是从一些教学视频观摩名师公开课,汲取了许多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她选择用有趣的一个小故事形式导入引出本课。分析学情后她搜集大量名言、故事材料以供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但同时考虑到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对于很多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直接翻译又太僵硬。这时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构思“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譬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这句话,我就设计让一个同学扮演君主就像北极星一样,因为他善待百姓是有德之人,所以大家纷纷向他靠拢,这样设计之后会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这个材料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个设计在后来的公开课中也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从选课,到备课、修改、完善严茜准备了很久,在这过程中她不断地在脑海中构思上课的流程并积极寻找指导老师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我的指导老师也针对我PPT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百家争鸣的影响作为一个重点内容不应该只是把答案呈现,而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百家争鸣的影响。”这一建议也让严茜醍醐灌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因为她对每一堂课上每一个细节的不断追求,最后才能胸有成竹的展示自己的课堂。“这次公开课也让我感受到身为老师我们需要花时间思考如何站在学生角度设计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

即使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专业上的大学霸,即使她已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但她始终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觉得我自己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还不够,现在的中高考历史题也越来越灵活,所以我放弃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读研,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期望用更好的面貌来迎接我将来的学生。”

“教育是一朵云撼动另一朵云”正如严茜所说“我渴望着成为孩子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更希望能在三尺讲台实现人生价值。”

正是因为强大信仰的支撑和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在学业上严茜力求做到极致。她认为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她必须足够优秀,将专业知识的基础打牢将来才有资格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何取得优异的成绩?严茜认为,首先是要转换学习思维,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在预习中会发现哪些知识点难懂就自行搜索。“我们的专业课内容体量很大,一个学期就要把近现代史的内容全学完,所以在课上老师会把重心放在难点上,一些知识点可能就是简略讲。如果你课前没有预习,之前又没有这部分的知识储备的话很可能就听不懂会觉得老师速度太快了。”

除了做到对老师所讲心中有数,为了提升课堂效率,跟紧老师思维,她在课堂上时时督促自己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相比让人倍感压力的第一排,她更喜欢坐在三四排的位置,这样遇到一些听不太懂的问题更方便课间和前后左右同学交流。“在课上,不要只顾着拍ppt而不听老师讲课,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ppt上有,还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身上,ppt没拍全可以课后找同学或老师要。课上遇到没听过的专业词汇我会把它记在笔记本上然后课后立刻查找资料了解,当场解决而不拖延。”

课前,她捧着一颗诚挚的心来;课中,她沉浸在课堂中锻炼学科思维;课后,她怀揣精神的食粮、收获善思的成果。

作为一名专业课基本85+的选手,除了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在课下,严茜讲求方法,以技巧助力考试。对于自己文科性质的专业,她除了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外,在考前也有明确的备考方法,林林总总的知识点在她列提纲、反复背、默提纲的“三步背书法”下迎刃而解。同时,方法技巧帮助她对所学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从而摸清书本的知识脉络和编写思路、吃透书本。

“考试其实是有技巧的,老师们一般也就都是按点给分,点到了分就到了,在踩到点基础上还能有具体知识填充,兼顾逻辑和内容就是作答高分秘诀。”

她强调,课本、课堂笔记和网络一定要综合利用好。复习时,她一般会先把课本过一遍,不管老师有没有给重难点都把书过一遍,无死角扫盲。

“我们在快速过书的同时,可以一章看完就拿一张纸列出本章知识点梗概或思维导图。之后对照这些知识点就背课堂笔记。除此之外,我自己还会去网上搜对应课程的网络复习资料来背。如果老师有给出考试范围,就还需要依据老师给出的范围再重点整理背诵。考试的过程中碰到没背过的题目很正常,抓住题目关键词,是问原因还是影响还是其他,然后调动你脑子里存有的知识碎片建构答案,把你认为较为正确的要点写前面不太确定的写后面,不要出现空白的情况。”

她始终铭记老师们的教诲,不好高骛远,本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也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她的学业成绩及综合测评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前列。

困难如礁石,只有海水敢于进击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一路上的披荆斩棘、砥砺拼搏终不负有心人的期盼,长久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严茜今日的卓越。

在严茜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习,学生工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忙,不可避免,“很忙”似乎成了她的口头禅,她总是提前规划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界。

“我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些事情我们完全有时间提前准备而不是冲突了再想怎么办,在学习的时候专注学习,工作的时候搞好工作,提高效率”严茜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她都是个温和的人,相比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她更偏向“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对团学工作的热忱是她一路走来的动力,“协助老师,服务同学”的宗旨也越来越具象化。她一直秉持着“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工作原则,妥善处理着工作当中的每一件事。严茜说道,“大型活动是最考验一个人能力的时候,特别是学生代表大会,我们每年负责的重要事项之一。在学代会召开前,我需要进行详细规划,通常我会列清单标出需要准备的事项,一样样完成。

从确定会议流程到与学院老师沟通会议时间、邀请各院主席参加会议、分配各部门工作再到最后一次的现场检测。她总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虽然在活动过程中曾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她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时也曾焦虑过、抱怨过,却从未想过退却和逃避。

她很感谢这一段成长经历“当看到台下观众的呐喊与欢呼,听到学长学姐的夸奖时我感觉这一切都值得了。”

每一份散发的光和热也同样被他人珍视,并给与回应,成为照亮严茜的光。学生干部的经历让她从浮躁慢慢变得沉稳、从怯懦逐步走向成熟,遇见了全新的自己。

一路走来,严茜都很感激身边所遇到的人,对待身边的人或事,她始终是个学习者的态度。在她看来,我们之所以会被一个人吸引,一定是这个人身上有着某些你缺乏或者你渴望拥有的特质,那不妨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无论是专业高分获得者还是工作能力突出者,她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不满足于现状,带着这股拼搏劲,她乘风破浪,逆风飞行

前路漫漫,却因奋斗而闪亮,初心不忘,热爱可抵岁月长, 我们,从这里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