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 | 武超:以教育为志业,增进育人智慧

发布者:柯宁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0

武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硕士,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2022级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硕士生党支部书记。

辅导员的工作坚守在立德树人的第一线,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首先要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通过党建活动,武超老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党课、主题讲座等,他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同时他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面对问题学生,武超老师本着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走进宿舍,走近学生,在“面对面”的谈话活动中,把“问题学生”作为谈话的重点,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和他们交流,同时也会让班里的学生干部关心他们、督促他们,有问题及时反馈。在走访宿舍过程中,武超老师坚持每个宿舍都要走访到,不能有缺漏,跟学生主动沟通,从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话题开始讲起,让学生主动靠近,主动提出话题。

对于刚刚脱离高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学生来说,突然到来的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会让他们迷茫失措。因此,武超老师与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班主任保持紧密地联系,与班主任每学期一起开展主题读书报告会4次、主题班会2次,鼓励同学们勤思、勤问、勤动笔,把好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印有墨香的文章。同时,为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22级文史类11班于2023年4月17日晚召开了职业生涯规划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学科教学研究生、学术研究生为学生开展讲座,并要求班级所有同学撰写职业规划,主要包括学习现状、意向目标及操作步骤,并明确考核规则,在之后按时对班级成员进行考核,检查完成情况。

在日常学生活动方面,武超老师紧抓团学浸润。从2023年三下乡“赴琼乡关爱留守儿童,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爱服务团,到“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春力量”主题团日活动汇报大会,再到“隽永之力,汇爱成行”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武超老师始终注重以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投身社会实践,在青春奉献中彰显使命担当。武超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组织学生成立“赴琼乡关爱留守儿童,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爱服务团前往澄迈昆仑民族学校进行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在调研中关注海南省基层教育实际,感受国家发展变化,服务受益对象达到3千人次。这次活动获得了大量的媒体报道,产生了大量的师生日记、心得体会和理论研究成果。

作为一名辅导员,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也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在辅导员工作中武超老师注重聚焦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特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建设良好的学风。考试前他召开考风考纪班会,强调考试纪律和诚信考试的重要性,确保考生们严格遵守考试规则和要求,保证考试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为确保教学质量与课堂秩序,武超老师严格实施课堂考勤制度。每日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汇报、公示,以增强透明度。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出勤率,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他及时关注缺勤情况,对原因进行调查,并对优秀出勤学生进行表彰,以激励班级内部的良性竞争,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武超老师还与班主任共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提升。

教师要做大先生,就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要严谨治学,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同时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下一代。为了持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武超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怀与指导。同时,他还学习了如何妥善应对紧急情况和危机,确保学生的安全与稳定。

辅导员寄语:最珍贵的不是你现在有多好,而是努力让每天的你都变的更好,用勇气与智慧、奋斗与担当,书写属于海师青年和强国一代的壮美诗篇!

版权所有©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人民武装部
地址:龙昆南校区第二办公楼3楼、
桂林洋校区学工楼1楼(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旁)
扫一扫
关注「海师微学工」微信公众号